—— 吳建平院士在清華大學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暨表彰先進大會上的發(fā)言
尊敬的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下午好!
很榮幸作為教師黨員代表在今天的大會上發(fā)言。我于1973年入校學習,1977年畢業(yè)留校工作,在清華園學習和工作已經近50年。站在黨成立百年的歷史節(jié)點上,學習習近平總書記近期一系列講話精神,體悟教書育人的人生經歷,我有如下幾點體會與大家分享。
一、自覺嚴格要求
牢記教書育人初心使命
從教40余年來,我堅持把上好課作為教師的第一要務。自1985年至今,一直堅持開設本科生專業(yè)核心課程《計算機網絡原理》。課題組的老師們都知道,我的各種學術活動乃至科研任務安排都要給課堂教學讓路,在講臺上傳授知識、與學生交流思想始終是我最愉快的時光。
40多年來,我重視言傳身教,培養(yǎng)了百余位碩士和博士研究生,他們大都活躍在計算機科技領域前沿,很多人已經成為國內外著名大學和研究機構的教授,也有很多人成為了戰(zhàn)略新興產業(yè)的領軍人物。昨天的學生成為了今天為事業(yè)共同奮斗的同事和朋友,他們的成長成才,是我最引以為自豪的成就。
二、自覺堅定信念
把服務國家作為最高追求
心有所信,方能行遠,只有堅定地把個人理想與祖國前途、民族命運聯(lián)系起來,才不會迷失方向、偏離航道。70年代末,我在國內最早從事計算機網絡的研究。1987年,我被國家派往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留學,在留學期間主要學習當時美國剛剛興起的互聯(lián)網技術。1989年12月學業(yè)一結束,我就毅然背起行囊,一天未曾耽擱地回到了清華大學。我知道互聯(lián)網技術不久將在祖國建設中發(fā)揮更大的作用。
2014年,我受教育部委派,擔任“網絡空間安全一級學科設置論證專家組”組長,牽頭組織論證工作。當時社會上對是否需要設置、如何設置這個學科有許多不同的聲音。接受任務時,也有人對我說承擔這個工作可能會在評選院士的時候“得罪人”。我想,這項工作是一件對“建設網絡強國”有重要價值的事情,是對國家發(fā)展有益的事情,總要有人承擔,這個時候清華人應該主動承擔。于是,我下定決心,克服種種困難,最終推動網絡空間安全一級學科成立。
三、自覺研究真問題
為服務重大需求貢獻力量
從70年代末開始從事計算機網絡技術研究的時候,我就產生這樣一個堅定的信念,那就是要讓中國人用自己研制的設備,搭建起自己的先進的互聯(lián)網絡。
懷著這樣一個初心,憑著一股要做一流事業(yè)的勇氣和決心,我?guī)ьI團隊先后自主設計和建成了中國第一個全國性國家計算機互聯(lián)網CERNET,研制成功了具有世界前列水平的下一代互聯(lián)網示范工程核心網CNGI-CERNET2;突破了IPv6核心路由器關鍵技術;攻克和引領了國際下一代互聯(lián)網真實源地址驗證和4over6過渡的技術創(chuàng)新。我深深體會到,只有掌握了核心技術,才能為國家爭得話語權和主動權,只有以服務重大需求為導向,才能在復雜的學術發(fā)展方向中找到真問題。
回想46年前撰寫入黨志愿書的時候,我曾引用了毛澤東同志1962年的一段話:“從現(xiàn)在起,五十年內外到一百年內外,是世界上社會制度徹底變化的偉大時代,是一個翻天覆地的時代,是過去任何一個歷史時代都不能比擬的?!蔽覀冊谶@個偉大的時代成長、成才,也在這個偉大的時代揮灑汗水。這是過去任何一個歷史時代都不能比擬的新時代,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牢記初心使命,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繼續(xù)奉獻自己的智慧與力量。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