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RNET第二十屆學術年會暨會員代表大會在甘肅蘭州勝利召開

來源: 時間:2013-10-21
大會現場
      10月15日,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CERNET第二十屆學術年會暨會員代表大會(詳見:專題報道)在甘肅蘭州開幕,來自全國400多所高校、科研院校、IT廠商的近千名專家學者和技術人員參加了開幕式。大會將以“移動時代的校園網與信息化建設”為主題探討建設下一代互聯網為主體的先進國家教育信息化基礎設施。
      會議由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CERNET管理委員會主辦,CERNET網絡中心、CERNET主干網西北地區(qū)主節(jié)點(西安交通大學)、CERNET專家委員會、甘肅省教育廳協(xié)辦,CERNET主干網甘肅主節(jié)點(蘭州大學)承辦。蘭州大學校長王乘,教育部科技司副司長雷朝滋,甘肅省高校工委書記、教育廳黨組副書記、副廳長王智平等領導出席。會議由蘭州大學副校長徐生誠主持。
蘭州大學校長王乘
    “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已經建成與世界同步、高效快捷的高等教育公共服務體系,成為推動中國高等教育整體水平提升的重要支撐。”蘭州大學校長王乘在致辭中表示,信息化正在成為蘭州大學創(chuàng)建國際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的助推器,成為實現重點跨越的有力工具,成為提高教育質量,提高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社會服務能力和文化傳承創(chuàng)新能力的重要途徑。
甘肅省高校工委書記、教育廳黨組副書記、副廳長王智平
    甘肅省教育廳副廳長王智平在致辭時表示此次年會由蘭州大學承辦,不僅是蘭州大學的一件盛事,也是甘肅省高教界的一件幸事,是甘肅省高校向全國兄弟院校學習、借鑒校園信息化建設的先進經驗和成功做法的一次大好機會。希望以此次會議為契機,促進甘肅省教育科研網和信息化建設領域的大聯合、大協(xié)作和大發(fā)展,促進信息化建設領域在思想、理論和實踐上的創(chuàng)新和突破,為甘肅省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設和高等教育事業(yè)做出新的貢獻。
教育部科技司副司長雷朝滋
    教育部科技司副司長雷朝滋在報告中指出,教育信息化工作已經成為我國當前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他希望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各級各類學校能深刻認識到教育信息化的作用和地位。
    他表示,教育信息化當前備受黨中央、國務院關注,重視程度前所未有。他指出,在中央高度重視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下,廣大教育工作者、特別是教育信息化工作者的認識需要不斷提升。
    他說,教育信息化涉及到各級各類教育以及教育的方方面面。人們都期待教育信息化對教育產生革命性影響,但是“革命性”體現在哪里?教學模式、學習方式等都要產生深刻的變革才能算得上“革命性”。
    教育部要求教育信息化要成為當前“最出彩”的教育工作,關鍵是信息技術要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促進人才培養(yǎng)模式、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深刻變革才能“出彩”。教育部希望使信息化成為教育發(fā)展中一個光輝的里程碑,這對教育信息化工作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同時也給予了深切的期望,要求教育工作者特別是教育信息化工作者能解放思想、跳出舊有觀念,克服傳統(tǒng)觀念,以全新的眼光和視角看待教育信息化。對于高等教育來說,信息化的應用更加廣泛,要深入研究信息化在教育教學、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和學校管理等各個方面的應用。
    他同時對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CERNET在過去多年發(fā)展中取得的成果表示積極肯定,并對CERNET的未來發(fā)展提出了四個期待。
    第一, 進一步提高網絡質量和服務水平,支撐起教育信息化應用,為用戶提供良好的網絡服務,讓更多用戶滿意。
    第二, 對促進三通兩平臺的建設發(fā)揮更大作用,推動資源共享和建設,為提高教育信息化應用水平提供優(yōu)質基礎保障。
    第三, 繼續(xù)做好協(xié)同創(chuàng)新工作。保持技術領先,尤其要加快以IPv6為主的國家下一代互聯網的重點工作,為下一代互聯網在中國的發(fā)展貢獻力量。
    第四, CERNET要發(fā)揮高校網絡技術優(yōu)勢,積極研究網絡安全等技術,為教育信息化發(fā)展提供安全可靠保障。
蘭州大學副校長徐生誠
CERNET專家委員會主任、清華大學教授吳建平
   隨后,CERNET專家委員會主任、CERNET網絡中心主任、清華大學吳建平教授圍繞教育信息化作了主題報告;歐洲學術網DANTE公司負責人Matthew Scott做了題為“Connect,Communicate,Collaborate”的報告。
     在隨后的兩天,大會將進行分組報告以及技術報告,就下一代校園網、CNGI、網絡新技術、無線與移動、網絡與信息安全、網絡運行與管理、網絡應用、數字化校園與網絡工程等教育行業(yè)熱點技術、應用、發(fā)展等進行廣泛的學術交流。本次大會將于10月17日下午閉幕。
     轉自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